标普中国 500 指数经历了七年以来最大的单季跌幅,2022 年第三季度下跌 20.3%。虽然中国股票在第二季度表现优于全球和新兴市场股票,但在第三季度显著跑输,现在已经赶上了 2022 年全球市场的下滑,标普中国 500 指数年初至今已下跌 29.4%。信息技术和医疗保健行业领跌,两者均跌去近四分之一的估值。标普中国 500 指数大幅跑输标普新兴市场 BMI 指数和标普发达市场 BMI 指数,后两者在第三季度分别下跌 9.3% 和 6.3%。
标普中国 500 指数的表现好于大多数亚洲市场,这些市场也因本币走软和利率上升而大幅回撤,导致投资者情绪低迷。标普韩国 BMI 指数表现最差,下跌 40.4%,其次是标普台湾 BMI 指数,下跌 33.3%,标普日本 BMI 指数下跌 25.1%,标普香港 BMI 指数下跌 21.1%。标普印尼 BMI 指数是本季度亚洲唯一录得正回报的基准,上涨 4.4%。
尽管近期市场疲软,但从长期来看,标普中国 500 指数仍保持积极表现。过去 10 年,该指数以美元计算的年化涨幅为 5.5%,其表现轻松跑赢同期仅上涨 2.4% 的标普新兴市场指数。
在岸和离岸股票双双下跌
第二季度期间,中国国内和海外上市股票都录得两位数的负收益率。与 2021 年不同的是,今年全球股市低迷导致中国股票类型的相关性提高,而 2021 年在岸股票跑赢离岸股票逾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