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文章推介

為何基準這麼重要

8月工業大宗商品拖累標普高盛商品指數下滑

7 月通脹上升帶動大宗商品走揚

調查報告:投資者如何通過策略性配置迎接新投資時代

標普 500 指數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殊途同歸

為何基準這麼重要

Contributor Image
Craig Lazzara

Managing Director, Index Investment Strategy

S&P Dow Jones Indices

我最近有幸參加了一場關於被動管理基礎知識的網路研討會。 聽眾中有一位投資組合經理提出了一個重要問題,大意是:"如果我的目標是獲得X%的回報,那麼為何指數的表現與之相關? "換句話說,如果我想獲得特定的絕對回報,為何我要關心相對於指數的回報?

這是個好問題,而答案就如許多好問題的回答一樣:"視情況而定"。 這取決於一個相關問題的回答:如果投資者的目標是賺取X%的回報,那麼他打算通過什麼方式來實現這一目標?

市場上有許多資產類別:有人可能會購買金條,比特幣,或早期名畫。 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投資者和受託人通過投資證券來實現其絕對回報的目標。 而在證券市場上,指數回報相關的原因至少有二。

首先,妥善構建的基準確定了投資者的機遇。 標普500®指數這類市值加權指數在某種程度上是為了追蹤股市價值而設計; 股市總價值的變化直接反映在指數回報中。 如果投資者的目標是每年賺取8%的回報,而他所投資的市場今年下跌20%,那麼他幾乎肯定無法實現目標。 如果市場指數上漲20%,那他也幾乎肯定不會滿足於8%的回報。 絕對回報是一種期望; 而相對回報則是可行的。

其次,投資組合相對於市場指數的回報是對經理人能力的證明。 客戶有權選擇:他們可以被動地跟隨市場,也可以嘗試主動超越市場表現。 如果衡量主動型經理人成功的標準是超越適合其投資風格的基準表現,那麼很明顯大多數主動型經理人在多數情況下都是以失敗告終; 實際上,從長來看,指數管理擁有巨大優勢

因此,願意接受指數回報的投資者通常會比努力追求跑贏大市的投資者獲得更好的回報。 願意放棄相對回報或許是提高絕對表現的關鍵。



處理中 ...